哀激

指声音悲凉而激越。
  三国··应璩《与满公琰书》:“·高徽,·哀激。”
  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二篇:“惟《商书》时有哀激之音。”
造句 / 例句:
  • 又进雕赋,表中词益哀激
  • 牙旷高徽,义渠哀激
  • 三国魏应璩《与满公琰书》:“牙旷高徽,义渠哀激
  • ”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二篇:“惟《商书》时有哀激之音。
  • 在绮丽?艳的背后,有着哀激孤愤的思想,透过凄清幽冷的外表,有着诗人炽热如焚的肝肠。
  • 原本就带有阴沈性格的小调,在e小调以悲哀激烈的引导下,先是唱起庄重严肃的宣叙调作为开场。
  • 多次的应举遭阻,仕途受挫,使得其报国无门,有才不得施展,从而形成了其诗歌的愁苦悲凄、哀激孤愤的悲剧特色。
  • 他在《李贺诗解序》中道出真言“故以其哀激之思,必作涩晦之调,喜用鬼字,泣字,死字,血字,如此之类,幽冷溪深,法当矢乏,敖陶孙考之为食露盘也。
  • 词之初趋,托体至卑,云谣花间,大率儇士倡优戏弄之为,常州词人以飞卿《菩萨蛮》比董生《士不遇赋》,或且以上?屈子,皆过情之誉;后主、正中伊郁惝?,始孕词心;两宋坡、稼以还,于湖、芦川、碧山、须溪之作,沉哀激楚,乃与《匪风》《下泉》不相远,盖身世际遇为之也!夫有身世,乃有性情;有性情则境界自别;世士不能修洁其志行,而欲以?绣击?之工,仰规古人,宜其去古人远矣!予友邵子潭秋以善诗有声海内,出其绪余,洽唐宋词,廓然能见其大,顷撰《词心笺评》,自重庆邮其序说示予,陈义且高于皋文、静安所云;夫论文字而指归心性,此释氏所谓第一义也。
更多例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