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
  găo
  ㄍㄠˇ
  〔《广韵》苦浩切,上皓,溪。〕
  
 1.    
枯藁,干枯。
   《易•说卦》:“其于木也,为科上藁。”
   孔颖达疏:“科,空也……既空中者,上必枯藁也。”
   礼记•曲礼下》:“藁鱼曰商祭。”
   孔颖达疏:“藁,干也。”
   ·韩愈《祭竹林神文》:“今农既勤于稼,有苗盈野,而天不雨,将尽藁以死。”
   鲁迅《书信集•致许广平》:“此地甚暖和,水尚未冰,与上海仿佛,惟木叶已藁而未落,可知无大风也。”
  
 2.    
泛指干枯之物。
   左传•哀公三年》:“﹝富父槐于是乎去表之藁,道还公宫。”
   杨伯峻注:“《说文》:‘藁,木枯也。’今作藁。此泛指一切干枯易燃之物。”
  
 3.    
特指枯叶。
   商君书•弱民》:“师至,鄢郢举,若振藁。”
   朱师辙解诂:“藁,枯叶也。”
   荀子•王霸》:“及以·起而攻之,若振藁然。”
   杨倞注:“藁,枯叶也。”
   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•辛亥游录》:“出稽山门可六七里,至于禹祠,老藓缘墻,败藁布地。”
  
 4.    
羸瘦;憔悴。
   ·王安石《次韵致远木人》之一:“鲍焦干尚立,屈子藁将投。”
   ·陆游《幽居》诗之二:“芳樽虽匪金丹术,藁面尊前也蹔红。”
  
 5.    
死亡。
   ·刘向说苑•立节》:“成公赵曰:‘……吾若是而生,何面目而见天下之士。’遂立藁于彭山之上。”
   ·高攀龙《三时记》:“文山负其马,立藁,至今马冢尚在。”
  
 6.    
犹摧残。
   ·苏轼《哭刁景纯》诗:“此老如松柏,不受霜雪藁。”
II
  kào
  ㄎㄠˋ
  〔《集韵》口到切,去号,溪。〕
  通“”。
  犒劳,犒赏。参见“藁禬”、“藁饫”。
III
  kăo
  ㄎㄠˇ
  通“”。
  敲打,敲击。
   墨子•明鬼下》:“袾子举揖而藁之,殪之坛上。”
   孙诒让间诂:“此藁疑当读为敲,同声假借字。”
   文选•潘岳〈河阳县作诗〉之一》:“颎如藁石火,瞥若截道飙。”
   李善注引毛苌曰:“考,亦击也。藁与考古字通。”
IV
  gāo
  ㄍㄠ
  〔《集韵》居劳切,平豪,见。〕
  
 1.    
木名。
   秦牧《吊萝山翠色》:“这里的树,椆、高根、花梨、红松、藁树、绿楠是特别普遍的几种。”
  
 2.    
通“”。撑船竿。参见“藁工”。